首页 > 行业资讯 > LEC全国授权展|从唐诡到清明,2 年 14 部古装悬疑为何仍干不过现代悬疑?

LEC全国授权展|从唐诡到清明,2 年 14 部古装悬疑为何仍干不过现代悬疑?

LEC全国授权展了解,2024年的古装悬疑剧已呈现多元化,融入家庭、玄幻、冒险、爱情等元素,带来新体验。

市场不断细分,《清明上河图密码》收视率高达2.69%,虽融合“家庭+悬疑”,但仍沿袭传统叙事。而《唐朝诡事录之西行》等新派探案剧则吸引年轻观众,正在热播的《锦囊妙录》和《朝云散》也属此类。

近年来,古装悬疑剧口碑提升,但播放量和讨论度仍不及现代悬疑剧。2024年,这一市场显著升级,未来发展方向引人关注。

2024古装悬疑新突破:《清明密码》开启生活流,深挖文化富矿

《清明上河图密码》以汴京城灯火璀璨、孔明灯升空的震撼场景开篇,未播先热。

该剧的升级体现在叙事和角色塑造上,将“生活流”与悬疑元素深度结合,采用“家庭探案”模式,以家庭争吵、和解、情感纠葛为主线,推动剧情发展。它既展现了市井生活的细节,又挖掘了人性矛盾中的普世价值。

来源:巨量数据

在选角上,张颂文、白百何等实力派演员并非悬疑或古装剧的常见面孔,与传统叙事和流量爆款有差距,这也导致了早期“演得不像古代人”的争议。

男主角赵不尤是大理寺底层小吏,上有老父,下有弟妹,他介入案件起初是为了保护妻子和保住工作。这种“守小家,护大家”的主题,更易引发熟龄观众共鸣,区别于传统古装悬疑剧的刺激和猎奇。

《清明上河图密码》的受众数据显示,31-40岁的熟龄群体占比最高,男性用户超40%,且观众多为不发弹幕、默默观剧的“沉默多数”。

来源:巨量数据

张颂文和白百何“缺乏CP感”的争议,源于传统家庭情感与现代观众审美的差异。剧中赵不尤对温悦言听计从,但温悦神情冷淡,两人少有甜蜜互动,这种平淡的情感模式让年轻观众难以共情,却更贴近熟龄观众对老夫老妻关系的理解。

该剧的另一大升级体现在对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上。

该剧以《清明上河图》为蓝本,赋予画中人物和场景新故事,让观众在欣赏悬疑剧的同时领略名画的魅力和文化价值。

为还原宋朝风貌,剧组考究古画、砖雕和文献,耗时247天搭建8万平方米场景,复原画中152个建筑及河道、桥梁、船只等,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。

这种深度挖掘是古装悬疑剧的一次大胆变革,而如何精准找到受众和传播渠道,或许是更关键的挑战。

古装悬疑剧市场重塑:观众分化与审美壁垒

《大唐狄公案》和《清明上河图密码》都属于传统古装探案剧,与早期经典如《神探狄仁杰》《大宋提刑官》类似。

这类剧通常以历史为背景,主角多为历史人物或相关角色,剧情以单元形式展开,主线与支线交织,展现古代侦查技术,同时呈现特定时期的政治、文化和社会风貌。

《大唐狄公案》和《清明上河图密码》均在央视八套和优酷播出,演员配置相似,且主要吸引30-39岁男性观众。但《大唐狄公案》在剧情逻辑、原著还原和主演表现上争议较多。

传统古装探案剧的观众主要是熟悉历史的熟龄群体,男女比例均衡。他们喜欢探究历史背景下的政治、文化和社会风貌,希望演员能精准诠释角色性格和气度,并呈现丰富的人物群像。受经典作品影响,他们对剧情缜密性、案件复杂性和推理合理性有较高要求。

如果关键元素在剧中展现不足,传统古装探案剧的核心观众可能兴趣缺缺甚至弃剧,而这类剧缺乏粉丝效应支撑,播出效果和口碑难以改善。

相比之下,《唐朝诡事录之西行》是2024年古装悬疑剧的赢家,正片播放量每集平均4675.7万,位居榜首,豆瓣评分8.6分。

国内新派古装探案剧主要有两条叙事路径:一是热血少年成长,展现主角团在案件中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;二是女频探案,突出女性角色凭借智慧和毅力解开谜团。

与传统古装探案剧相比,新派古装探案剧的受众更年轻化,他们不仅追求悬疑破案元素,还注重角色成长、情感共鸣和现代价值观的融合。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历史还原,而是期待更具创新性和现代感的叙事与角色塑造。同时,随着女频文化消费的崛起,更多剧集开始加入女性主角以迎合这一趋势。

传统与新派古装探案剧在受众审美和认知上差异显著,导致古装悬疑剧市场呈现多元化格局。由于难以同时满足双方需求,这类剧集难以形成广泛影响力和破圈效应。这也要求创作者在创作古装悬疑剧时,更精准地定位目标受众,以适应市场分化现状。

古悬为何难超现悬:业界魔咒还是市场偏见?

在央视八套,《清明上河图密码》接档《我是刑警》,后者曾连续19天蝉联全国收视率第一。

近年来,《狂飙》《漫长的季节》等现代悬疑剧口碑与收视双丰收,“白夜”“猎罪”系列也不断推出续作,巩固了市场地位。整体来看,出圈作品多为现代悬疑剧。

这是否意味着古装悬疑剧难以超越现代悬疑剧,已成为一种市场趋势?

从口碑来看,古装悬疑剧并不逊色。2023-2024年播出的《莲花楼》《繁城之下》《唐朝诡事录之西行》豆瓣评分均超8.5分,《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》《九义人》《大宋少年志2》《大理寺少卿游》评分也超7分。这些数据表明,古装悬疑剧在特定观众中同样备受认可。

从播放量和讨论度看,古装悬疑剧整体不如现代悬疑剧。一方面,古装悬疑剧面向更特定的受众;另一方面,其历史背景难以像现代剧《我是刑警》那样激发集体记忆和广泛共鸣。

尽管如此,国内古装悬疑剧已逐步构建起良性生态体系。一方面,《唐朝诡事录之西行》《莲花楼》等爆款佳作收获高口碑和市场反响;另一方面,“小仵作”“大宋少年志”等知名IP开发潜力巨大。传统与创新剧集齐头并进,推动市场精细化发展。或许,古装悬疑剧正等待一部像《我是刑警》那样具有国民度的标杆作品。

《2024年剧集市场报告》显示,“古装”和“悬疑”类型播放量分别位列第二、第三,市场潜力巨大。正在热播的《大奉打更人》以及即将上线的《长安二十四计》《御赐小仵作2》等剧,都体现了市场对古装悬疑剧的高度关注和期待,寄希望它们能产生协同效应,实现“1+1>2”的效果。

AI作图 by娱乐资本论

古装悬疑剧前景广阔,知名IP经市场检验,积累了品牌影响力和忠实粉丝。与古装仙侠剧的同质化相比,古装悬疑剧在剧情和角色塑造上仍有较大探索空间,更能满足年轻观众对新鲜感和刺激性的需求。此外,传统古装探案剧面向的“沉默的大多数”是巨大的潜在观众群体,一旦触动他们,就有望成为全民爆款。

文章来源:娱乐资本论
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
联系我们

项目经理:

陈凯

+86-21 6157 7214

13671551684(同微信)

blues.chen@informa.com

隐私政策 | Copyright © 2025 亿百媒会展(上海)有限公司    沪ICP备13004811号-8    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352号

连接全球

联系我们

项目经理:

陈凯

+86-21 6157 7214

13671551684(同微信)

blues.chen@inform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