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行业资讯 > LEC全国授权展|贾樟柯、李少红等九大导演的AI初体验,AI将把电影带向何处?

LEC全国授权展|贾樟柯、李少红等九大导演的AI初体验,AI将把电影带向何处?

在众多创作者还在讨论AI对创作的影响时,电影界的大导演已经开始运用AI。

俞白眉用AI短片讲述了钟馗与现代人的故事,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。贾樟柯用AI探讨人类与AI共生,董润年和张吃鱼也通过AI创作出异次元和科幻短片,展现了AI技术在电影创作中的新可能。

LEC全国授权展了解,快手在中国电影博物馆启动“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”首映,李少红、贾樟柯等九位导演展示了他们与AI合作的首部作品。在三个月内,他们创作了九个故事,提供了全新的视觉体验,探索影视创作的新边界。尽管技术挑战和作品瑕疵存在,导演们视这些作品为AI发展初期的珍贵尝试,如同孩子早期的涂鸦,虽不完美却充满意义。

首次尝试AI电影制作并不完美,面临动作、镜头、画面稳定性等技术挑战,导演们坦诚作品中存在瑕疵。

俞白眉视这些作品为AI发展初期的珍贵尝试。贾樟柯对AI技术表示满意,认为它为电影制作带来新可能,但也承认AI技术面临挑战,需要创作者和科学家共同努力。

头部导演的积极态度显示了电影人对AI工具的接受,视其为改变行业格局的新工具,积极学习运用。

通过9部AI短片,可以发现AI大模型在技术创新、成本控制、特效和内容拓展方面的能力,为电影行业提供了新思路。面对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,AI创作在视觉效果和想象力上的潜力,为电影人提供了新的工具和突破口。

一场“颠覆性“的电影实验

九位导演通过AI短片实验,体验了AI对电影创作的“破坏性”影响,导演王子川认为AI破坏了感性认知和资源技术壁垒,预示着行业变革。

尽管这些作品与完整电影有差距,但开辟了新创作路径,可能引发电影行业的“大爆炸”。电影史的技术革新不断推动行业发展,从3D到CG技术,每一次飞跃都拓展了创作边界,激发了想象力。

导演詹姆斯·卡梅隆的电影《阿凡达》就是技术革新带来新观影体验的例证。

同样,李安自《比利·林恩的中场战事》起变身“技术控”,不仅在摄影技术上进行大胆尝试,更深层次地颠覆了视觉信息的表达方式,推动电影行业向奇观电影的转型。

中国电影市场观影人次下降,行业面临挑战,技术成为吸引年轻观众的新途径。

董润年和贾樟柯认为AI是行业变革的新起点,可能引发重大演进。AI在创作中打破传统思维,如董润年的《新世界》中,AI帮助创造出新颖的“行尸走肉”形象,展示了AI在视觉表达上的原创性。

叶锦添表示,AI能创造出传统拍摄手法无法实现的效果,尤其在理解外星人Lily的悲伤情绪上表现出色。俞白眉也指出,AI不断挑战我们的视觉认知,打破了以往的定式。

AI大模型为导演们提供了全新的“镜头语言”,成为颠覆固有认知的工具。尽管AI仍处于“幼年期”,但随着其成熟,未来将为行业带来更多创新和变革的思路。

“人控工具”与“工具控人”?

九位导演的参与体现了电影界对AI的接受态度,为创作者提供了心态参考。董润年意识到AI不仅是工具,而是有独立意志的存在,这反映了创作者对AI的复杂感受。

艺术家如何在保持个人表达的同时与AI合作,成为他们面临的新问题。

叶锦添强调,虽然AI在数字维度上提供帮助,但故事逻辑和人物关系仍需人的参与。贾樟柯认为AI将成为电影行业的合作伙伴,而非取代者。

实际上,许多创作者对技术控制的担忧在创作实践中并不常见,多数导演仍然是作品的主要创作者,AI更像是实现创意的工具,而非创作束缚。

然而,人类复杂情感难以被机器复制,故事中的人性和情感表达仍需人为雕琢。贾樟柯等导演在实践中仍融入传统拍摄技巧。

更值得期待的是,AI可能会显著改变影视行业,全面颠覆效率、组织和秩序。

目前,中国电影面临创作流程冗长、供需错配、科幻片匮乏以及观众对优质产品的不满等问题,正处于变革节点。AI有望通过跨界创作、激发灵感和提升效率等方式促进行业发展。

首先,传统低效岗位将减少,更多与AI相关的新岗位将出现,推动人类向更高效的职业角色发展。这意味着技术平权的新时代,任何有创意的人都有机会创作作品。

其次,AI将显著提升影视制作效率。例如,AIGC应用研究院的编剧助手能在15到30分钟内完成120万字小说的评估报告,而人工评估需一周时间。AI的应用将大幅节省人力,缩短制作周期。

第三,AI有望显著降低影视制作和拍摄成本,推动行业向更健康的创制生态发展。

AI已被广泛认为能大幅降低影视制作成本,促进行业健康发展。东吴证券报告预测,AI模式下影视制作成本可降低超95%。例如,《瞬息全宇宙》仅用五人团队和AI工具完成复杂视觉效果,而《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》的成本仅为传统短剧的1/3至1/4,工作人员数量仅为1/10。

可灵AI导演共创计划的作品平均成本约35000元,远低于电影制作成本。对影视创作者和产业而言,抓住AI机遇,尽早掌握新工具,是享受行业红利的关键。

未来电影:AI助力

尽管AI技术已取得显著进展,但仍处于发展初期。科技与电影行业需合作优化算法,降低成本,扩大AI的创作便利性。

头部科技公司在推动AIGC应用,尤其是影视领域中扮演关键角色。快手的可灵AI作为全球领先的视频生成大模型,持续创新和迭代。

半年内,可灵进行了多次升级,提升了产品技术和服务的普及性。7月,可灵AI上线Web端,提供一站式服务;9月,视频生成模型升级,提升画质和动态表现;11月,推出独立App。预计不久将发布1.6版本,进一步提升视频质量和文本遵循性。

可灵AI在影视创作领域展现了多项实用功能,如生成合理运动、模拟物理特性、概念组合、1080p视频输出、视频续写等。海外媒体和科技界对可灵评价甚高。

可灵已在教育、影视、广告等行业得到应用,如为国内首部AIGC短剧《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》提供技术支持。

不久前,快手宣布可灵AI用户超600万,生成视频超6500万,图片超1.75亿。

预计可灵AI将成熟为影视创作工具,普及至更多用户。未来,可灵将升级合作模式,提供定制化企业服务,助力影视产业智能化。

AI将制作高水准电影,激发影视行业创新。尽管新技术引发担忧,但人类终将与技术和谐共存,AI也不例外。

文章来源:娱乐资本论 
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
联系我们

项目经理:

陈凯

+86-21 6157 7214

13671551684(同微信)

blues.chen@informa.com

隐私政策 | Copyright © 2025 亿百媒会展(上海)有限公司    沪ICP备13004811号-8    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352号

连接全球

联系我们

项目经理:

陈凯

+86-21 6157 7214

13671551684(同微信)

blues.chen@informa.com